木工刀具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回复: 0

[技术资料] 榫卯的传承——从明式家具结构的工艺美到现代实木家具结构的技术美∗ 詹秀丽1, 王滔2

[复制链接]

460

主题

54

回帖

246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461
发表于 2025-7-27 07: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明式家具代表了我国古代家具制造技术的顶峰,其精湛的技术、端庄大气的造型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现代制造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机械设备、材料的发展,使得现代实木家具有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笔者从明式家具榫卯精妙的构成形式、功能性与装饰性兼具的结构类型探讨了明式家具工艺美,并从现代实木家具结构形式的创新等探讨了现代榫卯的技术美。指出:就美的形式而言,现代榫卯结构的技术美既是对传统榫卯工艺的一种创新,也是对传统家具工艺美的一种传承;技术美与工艺美的相互融合是现代家具设计的一种趋势。
关键词: 明式家具; 实木家具; 榫卯结构; 工艺美; 技术美

[size=1em]21世纪是科学技术的时代,也是与艺术设计紧密相连的时代,正如李政道先生所言,“艺术与科学是不能分离的,她们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都追求着深刻、普遍、永恒且富有意义的事物”。

[size=1em]在小农经济主导下的中国古代,实用与经济是匠人恪守的美德。通过简单的机械和高超的手工技艺结合长期积累的经验,在劳动实践中产生了工艺美学。匠人们使器物达到美观与实效平衡、有节制的装饰与恰当的比例、精巧的结构与独到的创新,这样的作品中就凝结了“工艺美”。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区别于传统的手工技艺之美的“技术美”,主要是指工业文明以来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机械生产实践中产生的美。

[size=1em]明式家具主要指明至清前期材美工巧、秀雅简洁的硬木类家具,其榫卯结构传承自中国古代木建筑,榫卯工艺之精妙让人赞叹。明式家具的美,本身就体现为一种工艺美和人文美,超越单纯的形式美,蕴含了一种历史积淀下来的智慧与文人气质,工艺美即一种人本之美。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在我国确立后,科技的大力发展,推动了人们在技术美学领域研究的深化。现代实木家具的生产朝着全面机械化、自动化的方向进步,新技术带来的家具产品的变革,也愈发体现出动人的技术美。

1 工艺美与技术美

[size=1em]工艺美,即在手工业生产中,运用相关手工技艺及简单的机械工具进行生产实践,在劳动过程及劳动产品中体现的美。它是劳动人民在手工业时代制造物品的过程中,以大量的经验和手工劳作为基础,结合中国传统审美理念的体现,代表了某一时期手工艺文化的风貌及产品独特的工艺之美。

[size=1em]技术美,是在现代设计中自然科学发展的一种传达形式,也是在机械化生产实践中呈现出的一种美学因素。它来自于技术水平的持续革新和美学理念的动态演进,是工业时代诞生的概念。技术美不仅是某个时代的一种审美形态和科技水准而能达到的技术表现,也是人类审美形态发展演变时在特定时期的自然表现[1]。它可分为功能美、结构美、形式美、肌理美、材质美等多种内涵。就现代的工业产品而言,技术美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环境之中,强调了产品设计中科技进步与社会及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技术美的表现形式可以归纳为产品功能与形态结构、材料成型工艺、表面装饰以及舒适性等多个方面[2]。

[size=1em]在对工艺美和技术美的比较中可以发现,首先,就其存在的范围而言,工艺美所在范围较小,它主要体现在日常用品和手工艺品之中,因此影响面也较窄。而技术美的存在范围,则体现在利用机器生产技术制造的各类产品中,甚至还可拓展到生活和生产环境的设计,可以说技术美存在于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次,就生产方式而言,工艺美是匠人们手工艺技术的呈现和审美情趣的表达,主要体现在个人或一小部分群体制造某个生产对象时,在技术技巧上的先进性。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借助简单的机械和工具。而技术美,则在纯粹的机械加工技术中产生,这使得美的生成与技术产生了直接的联系,一是产品功能方面的技术先进性,二是产品生产技术的先进性[3]。再者,在表现形态上,传统的工艺美包含了更深刻的人性化和个性化的人本主义“艺术性”的表达,与技术美强调功能性、高科技感的“技术性”有着明显的区别。

2 明式家具结构中的工艺美

[size=1em]明式家具的工艺之美,具有“自然中见精妙,平实中显匠心”的特点,兼具了实用功能与美的欣赏价值,是隐藏在百姓生活中的实用美学。它的美除了体现在造型与材质上,还具有结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其使用的材料、结构、造型还有装饰手法,都是手工艺的一个环节,明式家具制作工艺本身即可作为其美的来源。通过工艺、技术,匠人的思想情感和智慧内涵不断地注入到作品中,与物合而为一。

2.1 传统接合结构精妙的工艺美

[size=1em]历经百年岁月,流传至今的一些明式家具坚固依旧,除因硬质木材自身的优良性能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榫卯结构的科学性。以鱼鳔胶粘合辅佐,构件之间不用钉子的明式家具,完全凭籍其榫卯结构就足以抵御南方的潮湿和北方的干燥,由此可见其设计的巧妙合理、科学严谨及制作工艺的高超精湛,同时也体现着独特的工艺美。

[size=1em]榫卯如同家具的“关节”,通过相互咬合,才能独立成器。古代工匠技术水平的高低,通过榫卯制作的工艺水平就能充分呈现。榫卯结构历经数代人的研究、改进和创新,衔接之精密巧妙,工艺之精细,扣合之严密,仿若天成。如明式圈椅,造型虽简洁凝练,其构件细分起来却有数十件,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安装,构件之间通过榫卯相互咬合。椅腿之间的牙板和管脚枨,保证了腿部的稳固性;椅腿、扶手、靠背的立柱一般采用一木连做,增加了椅子上半部分的承重能力;扶手和靠背立柱之间还要加上一根弧形的短柱,术语叫做“联帮棍”,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如此一来,通过榫卯构件之间的相互咬合,部件之间严丝合缝,加之选用的木料精良,整件家具“天衣无缝”。

[size=1em]榫卯结构之多样,王世襄先生曾说:就算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时常遇到,打开一件家具,其中的结构是未曾见过的情况,需细细品鉴才能体会到匠心所在。由于明式家具采用榫卯接合,所以是可拆卸的,这有两个好处:一来便于搬动,便于存放。古时搬家远行,把家具拆成一个个部件,装船上车,节省运输空间,也防止家具间的碰撞。二来也便于修理家具。一件家具长年使用,难免受损,将榫卯相合的部件拆卸,或修复或替换上相同或者相似的材料,便又完好。无不体现了中国人讲求实用与经济的美德,同时也足见家具中充满人本主义与艺术性的工艺美。

2.2 兼具功能性与装饰性榫卯结构的工艺美

[size=1em]在明式家具中,有些用在特殊位置的结构部件,既能将所受的力均匀地传递到腿部及其他构件上,同时也有着相当宜人的装饰作用。其中较典型的结构有:枨子与腿足结合后再以矮老或卡子花与面或牙条的结合、霸王枨与腿足及面子的结合、角牙与横竖材的结合等。枨子常用的是直枨、罗锅枨两种,能加强腿足之间的联结,而在枨子上加矮老或者卡子花之后,便将枨子与上部构件联结,枨子也起到了传力承重的作用[4]。

[size=1em]如角牙结构(图1),加强了横竖材丁字形交接处的结点刚度,迫使角形不变,又可施以雕刻,起到美妙的装饰作用。又如霸王枨的使用,让桌几四足之间不用构件联结,彻底解放了桌下的空间,能将面子的承重直接分递到腿足上来,同时使得家具整体造型简洁,产生独特的简约美。这些用于承力的构件凝结了多代匠人集体的智慧,才能创造出在不影响整体造型的基础上,既使家具受力均衡,又起到合理的装饰性,可谓是实用主义工艺美表现的典范。

[size=0.8em]图1 明末清初苏式方桌及方桌一角(云钩纹角牙)[5]
Fig.1 A Soviet-style square table with cloud design made in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size=1em]而不同用途的家具,要实现相应的目的,必然会采用不同的结构,这些结构往往具有鲜明的功能性,同时也具有一定装饰效果,下举两例。

[size=1em]翘头案的“翘头”当属这样具备典型功能性又兼具装饰性的结构了。在案子两端微微翘起,亦是别致的装饰。古代书画尺幅较长,品鉴时往往需摊开在长案上,为防止两头的卷轴掉落,设于案子两端的“翘头”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再如桌几上的拦水线可防止汤汁酒水沿桌面流下,污染衣物(图2),这种高而宽的线脚就巧妙地化解了汤汁污染衣物的尴尬[6]。由此可见,为了使家具在使用时更适合人们的生活习惯,一些特殊的结构在这里就起到了“点睛”的作用,同时也是体现传统榫卯结构功能性与装饰性统一的工艺美的又一范例。

[size=0.8em]图2 有束腰如意云头足榻几及榻几拦水线[7]
Fig. 2 A low table, whose leg was ornamented by Yun-Qi Ru-Yi pattern and with baffled-decant-line on the table

[size=1em]明式家具结构的工艺美,不单单显示匠人高超的手艺,且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的工艺美,是充满人情味的人类技艺的智慧结晶。研究中国明式家具的专家安思远先生(R·H·Ellsworth)曾称赞道 :“(我)还未曾见任何其他文化中产生出这般将设计与结构天然融合的美妙家具!”

3 现代实木家具结构中的技术美

[size=1em]时代的发展将“技术”与“审美”创造性地进行了有机融合,理性的技术不再是“冰冷刻板”的代名词,也需要感性的审美表现。从广义来讲,技术美可以分成10种要素:标准化和系列化批量生产的标准美、功能美、舒适美、结构美、比例美、材质美、工艺美、色彩美、精确美、和谐美。可见技术美的内涵之丰富,科技领域存在着大量美的规律有待发掘[8]。

[size=1em]近年来,随着家具木工机械的快速发展及生产技术的革新,现代实木家具的结构形式正朝着更加简洁、坚固、符合现代生产和适应快速物流运输的方向转变。现代实木家具结构技术美的表现形式也向着“多样化”与“高科技化”发展。现代实木家具强调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符合绿色产品的要求,即在材料、结构、加工工艺、产品流通等方面与现代社会需求、先进生产装备、先进技术保持基本一致[9]。

[size=1em]现代实木家具尤其是近年来备受市场追捧的新中式家具,其构成方式和接合方法也随着这波技术的升级和革新,改良、创新了许多不同于传统实木家具的结构方式,如采用五金连接件接合、新式榫接合、胶接合、木螺钉与钉接合等,以实现减少工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完成对家具产业的新一轮技术升级。而“现代家具中的技术美,也就是体现在人们对现代家具审美过程中对技术的感知”[10]。

[size=1em]下面以新中式家具中的现代榫卯结构为主进行技术美的探讨。

3.1 现代榫接合传承中的技术美

[size=1em]技术美与技术紧密相连,没有技术,就没有技术美[11]。相比在制作传统硬木家具的榫头和榫眼时,完全使用人工以凿、锯等工具完成的费时、费工且加工精度和质量只能依靠工人熟练程度的加工方法,现代化的榫卯加工技术在加工质量和效率上更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现代木工技术中,已经发展出多种常用榫接合方式,如以榫结构进行分类的单一榫接合和复合榫接合。按照零件的断面尺寸、材料的力学性质、接合强度要求、木材的纹理方向、接合点的位置等情况不同来选择榫接合的方式[12]。如箱屉结构中常用的燕尾榫(图3),倘若使用人工开凿,既费时又费工,且加工精度也无法保障。但是使用燕尾榫机(图4)进行加工则完全解决了这些问题,而且其榫卯结构形式、功能作用与传统的燕尾榫并无二致,是一种技术上的传承。同时,由于机械加工的技术性和工业理性,生产出来的榫结构也因此实现技术自由,拥有了技术“审美”,即技术美。

[size=0.8em]图3 燕尾榫的种类
Fig.3 Different kinds of dovetail attachment

[size=0.8em]图4 燕尾榫机
Fig.4 Dovetail machine

[size=1em]再拿制作卯榫专门的设备——开榫机来说,其主要部件是电锯和铣刀,开榫铣刀头作旋转运动,工作台作进给运动,从而完成开榫工序。当然,这类开榫机适用于加工简单的榫头,无法完成家具中一些异形卯榫结构的加工。而数控榫卯加工中心就能轻易完成这样复杂的异形榫卯结构。利用电脑软件、网络和数据库资源,先对产品进行设计,然后将这些设计加工的工艺数据,传递给机器设备,实现全程数字化和自动化的生产制作[2]。目前,市场上专业的榫头加工中心,已经可以达到加工任何端面,斜面、侧面的榫头、榫眼,以及结构复杂的榫件和异形卯榫(图5),且加工精度高。机械生产的精确性与标准化,使得新中式家具的榫接合结构自身就符合了现代技术美中标准化和系列化批量生产的标准美与精准美。

[size=0.8em]图5 由榫头加工中心完成的异形卯榫
Fig.5 A special - shaped mortise-tenon made by CNC machining center

3.2 现代榫接合创新中的技术美

[size=1em]为了适应现代化大批量的生产方式,需要大大缩减家具生产中手工加工的时间,原来传统技艺中复杂的榫卯结构因其机械加工难度高、成本高、费时费工、不易拆卸组装等局限性,逐渐被其他结构所替代,木工机械和刀具的发展也在技术层面上不断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同时,为了避免加工结构复杂、走刀次数多的榫卯形式,往往会采用更加简化、易实现的榫卯形式来代替[14],各种新式的榫卯结构不断被创新、改进,以实现机械化的高效生产。比如尽可能使用圆棒榫配合胶黏剂或连接件、指接榫(图6、7)等,一般为提高效率,便于批量生产,同批次产品的榫卯形式会尽量精简、统一规格。

[size=0.8em]图6 弧形材交接结构改进
Fig.6 Struc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rc-shaped timbers

[size=0.8em]图7 复合榫接合(指接榫与圆棒榫)
Fig.7 Composite tenon(finger-jointed tenon with dowel)

[size=1em]简化了的榫卯结构,会在形式上给人以更加简洁、现代的视觉感受。而不少现代设计师为了凸显出简洁的榫卯之美,往往选择刻意地外露或想方设法突出,将榫卯配合中的精髓和现代制造技术的精炼,以直白的构造应用于家具设计中,表现出了一种现代感的榫卯应用技术之美。如丹麦设计师Julian Kyhl便意识到榫卯结构的精妙,并对其进行改良和创新,设计出一款全榫卯搭接,依靠自身重量保持稳定的可组装拆卸桌子,名为Timber——“为木而生”(图8)。Timber桌由十个木构件通过巧妙的榫卯结构拼装而成,不用一钉一胶,斗榫合缝,温文尔雅。并且可组装拆卸,实现了平板包装运输,其组件可全部放进一个不大的纸箱里。

[size=0.8em]图8 Timber桌及其榫接合细节
Fig.8 Timber table and details of the table's tenon joint

[size=1em]现代家具在结构的灵活性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多功能、多用途家具的大量出现,使得现代家具结构的研究更有意义。榫卯结构依赖于先进制造技术、新兴材料和新式连接件,在传承家具传统的结构形式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新的结构类型。在工业化生产方式下,实木家具结构的创新正在按照“种类上趋于减少,形式上趋于简化”的趋势演变,这也使得技术美在现代实木家具结构中的体现更为多元化。

4 结语

[size=1em]明式家具中体现的工艺美是中国古代匠人汲取建筑结构、生活经验以及群体智慧的结晶,其中体现出来的带有人本关怀的艺术性和高超的手工技术完美地平衡了家具的实用性与审美感。其丰富的精神内涵、精妙的结构给现代实木家具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而现代化生产中产生的技术美,越来越多地影响到现代实木家具,尤其是新中式家具设计,它使产品有了高度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综合考虑了家具的外形、结构、功能、人机关系、材料、市场等因素。现代加工技术在新中式家具榫卯结构生产上的使用,使得原本复杂耗时的手工制作得以更加简捷地实现,这也是技术美的价值体现。

[size=1em]但是,过度追求技术美,片面考虑理性的技术因素,会让设计冷漠而缺乏情感。今天,家具的制造技术水平远高于明清,但其中的“感性美”却不如明式家具,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笔者认为,未来家具的技术美不可能取代工艺美,潮流的发展也不会回到单纯追求工艺美的时代,二者的相互融合是现代家具设计的一种趋势。只有融合了工艺美的人本关怀和技术美等诸多优势的家具产品,才能在多元化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size=1em]参考文献

[size=1em][1]李倩, 弓太生. 科幻电影中的艺术美与技术美[J]. 电影评介,2009(14):18.

[size=1em][2]徐恒醇. 现代产品设计的美学视野——从机器美学到技术美学和设计美学[J]. 装饰, 2010(4):21-25.

[size=1em][3]张黔. 从工艺美学到技术美学——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中国设计美学的发展[J]. 创意与设计, 2011(6):22-27.

[size=1em][4]王世襄. 明式家具研究[M]. 北京:三联书店, 2008.

[size=1em][5]濮安国. 明清苏式家具[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9.

[size=1em][6]关锦锦, 吴智慧. 中国明式家具的结构美学与文化意象[J].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2(9):16-19.

[size=1em][7]濮安国. 中国红木家具[M]. 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1996.

[size=1em][8]张洵. 传统家具结构在现代材料和工艺中的探索[D].无锡:江南大学, 2007.

[size=1em][9]张宜书. 论技术美与艺术美[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5):18-20.

[size=1em][10]王谦. 基于技术美学的现代家具设计研究[D]. 无锡:江南大学, 2008.

[size=1em][11]孙亮. 现代家具细部设计的技术美特征刍议[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12(6):72-73.

[size=1em][12]关惠元. 现代家具结构讲座 第一讲:现代实木家具结构——接合方法与技术要求[J]. 家具, 2007(1):54-59 .

[size=1em][13]林作新. 利用数字化技术加工榫卯[J].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6(5):88-90.

[size=1em][14]唐开军, 黎敏. 中式传统家具结构的改进[J]. 林产工业, 2004,31(1):43-45.


[size=1.8em]The Inheritance of the Mortise and Tenon——From the Craftsmanship Beauty of Ming-style Furniture Construction to the Technology Beauty of Modern Solid Wood Furniture Construction
ZHAN Xiu-li1 WANG Tao2 DAI Xiang-dong1 LI Min-xiu1
(1.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China 2.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of Forest Products Industry, SFA, Beijing 100010, China)
Abstract: Ming-style furniture which represents the pinnacle of ancient Chinese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provides a lot of inspiration for the followers about its exquisite technology and dignified atmosphere model. Moder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machinery,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have been a strong technical support for modern solid wood furniture. Authors of this paper explore the beauty of Ming style furniture from the exquisite furniture construction, function and decoration structure of mortise and tenon, and discuss the technical beauty of modern mortise and tenon from the innovation of modern solid wood furniture. Pointed out that the technologic beauty of modern mortise and tenon structure is not only an innovation to traditional tenon technology, but also a kind of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furniture craftsmanship from the form law of aesthetics. The mutual integration of technique aesthetics and craftsmanship is a trend of modern furniture design.
Key words: Ming furniture; Solid wood furniture; Mortise and tenon structure; Craft aesthetics;Technique aesthetics
中图分类号:TS66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99 (2017) 06-0039-06
DOI:10.19531/j.issn1001-5299.201706010
*基金项目: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中国传统家具艺术在近代的断流与当代的创新研究》 (15DG53);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民间传统木制生活器具设计艺术研究》 (16BG123)
詹秀丽,在读研究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戴向东(通讯作者),教授,单位同第一作者,E-mail:daidxd@163.com
修回日期:2017-04-28
榫卯的传承——从明式家具结构的工艺美到现代实木家具结构的技术美∗



詹秀丽1, 王滔2, 戴向东1, 李敏秀1

【作者机构】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of Forest Products Industry,SFA
【来    源】
《林产工业》 2017年第6期 P39-43,6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家具木工机械刀具

GMT+8, 2025-8-26 14:39 , Processed in 0.10940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