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独特的铣刀能实现快速、平滑且无撕裂的切割,绝对值得在你的铣刀清单中占据一席之地。 螺旋槽铣刀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但近年来,其可用的尺寸和类型范围大幅增加。这是有充分理由的。在许多作业中,如开槽、开沟、开槽口、修边或开榫眼,螺旋槽铣刀比标准直刃铣刀具有显著优势。 差异所在:这些铣刀最初是为铣削金属而设计的,它们看起来更像麻花钻而不是铣刀。其切削刃(1 到 4 个)不是与刀柄平行排列,而是围绕刀柄螺旋分布。铣刀的端部不像钻头那样是尖的,而是像直刃铣刀一样,向中心略微凹陷。这种设计的结果是,螺旋槽铣刀的功能介于钻头和铣刀之间,能实现异常平滑、快速的切割。 为何切割效果更好? 切削槽的螺旋取向是这些铣刀具有“切割质量” 优势的原因。这在几个不同层面都发挥着作用。传统直刃铣刀的切削刃以直接的切削或铲削动作作用于木材。这可能会导致撕裂,以及有时会出现的扇贝状、“震颤” 表面。 另一方面,由于螺旋结构,螺旋槽铣刀的切割方向与表面成一定角度。这会产生剪切或刮削式的切割,留下更平滑的表面。 第二个优势是,与标准铣刀不同,螺旋槽铣刀会持续将废料从切割点排出—— 根据铣刀类型的不同,要么向上排出,要么向下排出。这种快速排屑能防止切割处被碎屑堵塞,减少干扰,从而形成更平滑的表面。一个附带好处是,铣刀运行时会更凉爽,因此使用寿命更长。 向上还是向下? 槽可以沿刀柄顺时针缠绕(称为下切式)或逆时针缠绕(称为上切式)。原因是尽管这两种类型的切削动作本质上相同,但每种类型更适合进行特定类型的切割。(两者都适用于铣刀的顺时针旋转)。 废料处理:螺旋的方向对每种铣刀的运作方式有两个影响。看下一页的图示会有助于理解这一点。 已经提到的一个结果是排屑。上切式铣刀的作用类似麻花钻,会将废料向上从切割处排出。下切式铣刀则相反—— 将废料向下推。在进行较深的 “封闭式” 切割时,上切式铣刀会将废料向上排出。在下切式铣刀进行贯穿切割时,能更有效地排出废料。 边缘整洁度:需要考虑的第二点是铣刀的剪切方向。当上切式铣刀接触木纤维时,木纤维在被切断时会被向上推。下切式铣刀则相反。 在工件表面,剪切方向可能很重要。由于切割时的向上剪切力,上切式铣刀会在对面或底面留下非常干净、清晰的边缘。但顶面可能会有一些绒毛甚至缺口。 如对页底部的照片所示,下切式铣刀会产生相反的效果。用下切式铣刀开出的浅槽,其边缘非常干净。在铣削贴面胶合板时,这可能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你要选择能在“可见” 面产生最干净切割效果的铣刀。例如,用下切式铣刀开出的槽口或凹槽,其顶部边缘会更干净。 双向切割:如果目标是让两个边缘都非常干净,这也是可以实现的。双压缩铣刀在顶端结合了上切槽,在刀柄处结合了下切槽。正如你在对页的主照片中看到的,它能使两个表面都清晰干净。对于胶合板和硬木的修边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plunge 切割 **:用标准直刃铣刀进行较深的 plunge 切割,效果往最好了说也很一般。结果往往是堵塞、偏移、粗糙和烧焦。 但用螺旋槽上切式铣刀进行切割则要平滑和容易得多。这种铣刀本质上是在木材中钻孔,几乎是自己钻进木材里,同时将碎屑向上排出。因此,螺旋上切式铣刀是我铣削榫眼的首选(如上图所示)。 规格参数:螺旋槽铣刀的直径范围相当广,从 1/8 英寸到 3/4 英寸不等。较大直径的铣刀,其切削长度可达 1.5 英寸。所以你能找到适合几乎任何应用场景的铣刀。 如今大多数螺旋槽铣刀都是整体硬质合金的,不过仍能找到高速钢铣刀。硬质合金铣刀的价格是钢铣刀的两到三倍,但它们能在更长时间内保持锋利的刀刃。在我看来,多花这笔钱是值得的。 槽的数量:如前所述,槽的数量可以从 1 个到 4 个不等。这需要在进给速度和切割质量之间进行权衡。槽越多,切割越平滑。但由于排屑效率较低,你必须放慢速度。两个槽似乎是一个很好的折中方案。 俗话说——“眼见为实”。如果你和我一样,一旦将螺旋槽铣刀加入你的工具收藏,你会纳闷以前没有它们是怎么过来的。 选项:断屑槽和修边 螺旋槽铣刀的新设计和功能层出不穷。右侧照片展示了两种专用铣刀。 断屑槽:上图中的例子是精加工断屑铣刀。它设计用于在硬质材料中进行快速切割。如你所见,切削刃被小凹槽中断。凹槽在槽之间交错排列,以实现干净的切割和快速的排屑。 修边铣刀:在进行齐平修边或仿形铣削时,你经常会遇到木纹方向变化的情况,从而导致切割粗糙、有缺口。这就是为什么上图所示的螺旋槽修边铣刀的剪切式螺旋角切割可能比标准修边铣刀更具优势。
|